2020年太难了!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一直从中国湖北武汉蔓延至全球,直至现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这直接导致了众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
疫情等突发情况不仅考验着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考验着企业在行业内的口碑,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聊疫情期间企业的那些事儿。
一、各国出台刺激扶持政策重振经济
为了应对疫情给经济带来的重创,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一系列利好措施,全力重振经济。这些措施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险费缓交、退税、返还用人规范的企业失业保险费等几个方面。
以北京为例:对不裁员的中小微企业100%返还失业保险费。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对于不裁员、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北京市将返还50%上年度缴纳的失业保险费,对于中小微企业将100%返还。
可见全国政府在疫情之下给企业的“财力”支持相当到位!
二、疫情期间企业可以裁员吗?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公司都进入了资金紧张,经营困难的境地。
尽管世界各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和扶持政策,但一些公司为了缩减开支裁员也无可厚非。那么在法律上用人单位疫情期间进行裁员合法吗?
如果企业在疫情期间裁员会有以下限制,大家一定要注意哟。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妥善处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的通知》的相关规定:
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其隔离治疗期间或医学观察期间以及因政府实施隔离措施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导致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职工,企业应当支付职工在此期间的工作报酬,并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四十一条与职工解除劳动合同。
在此期间,劳动合同到期的,分别顺延至职工医疗期期满、医学观察期期满、隔离期期满或者政府采取的紧急措施结束。
三、疫情结束后破产企业如何裁员?
尽管疫情期间企业不允许裁员,但是现在疫情还未完全结束,不少中小微企业已经陷入经营困境,面临破产,这还是避免不了裁员的情况发生。
那么破产企业在安置员工时,应该如何遵循《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裁员避坑指南请拿好:
对此,小编分析表示:疫情防控是目前的重点工作,相关情况的处理,应当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来进行处理,但如果员工在疫情期间存在违法行为,或者存在刑事处罚的,那么企业是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中的相关规定来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的。
疫情还在持续,但请各位企业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END-
免责声明:部分图文素材均来源于网络,如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箱至Jqt7315@163.com 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